猎头为何能比用人企业更了解候选人?

在企业选人和用人实践中,毫无疑问对人选了解越深入、越全面,选错人的风险就越低。通常来讲,在招聘实践中,了解一个候选人,主要有两个途径:一看履历背景,二看面试表现。

履历背景,是通过一个人的历史成绩,来推断他未来可能的工作表现。而面试,更多意义上是为了现场验证他履历中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考察他的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

很显然,仅通过这些手段,来完成对一个人的评估,是不全面的。

当然,还有背景调查。可是,背调一般不宜在招录的早期阶段使用,而往往是在企业已决定录用某人、而该人选也已接受offer后。其实这时候试错成本已经发生了(选择offer该人选的同时,已放弃了其它选项)。

另外,走过场式背调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无论是委托第三方、还是让推荐此人选的猎头公司做背调,其实都一样,个中原因读者自行想想便知晓。因此,通过背调来最后把关,效果并不好。

那么,我们如何能更全面、更客观、更精准的量测候选人,以降低用人失败风险?简单又可行的做法是创造更多和候选人接触和互动的机会,在不同场景中,去观察和感受对方。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企业正常的选择和聘用人员流程,没有太多机会和场景去深度接触候选人。

那怎么办呢?通过第三方运作便可弥补这个缺憾:通过猎头物色和接触候选人,让其曝光机会大大增加专业、细致又周全的猎头顾问,不仅不会让候选人觉得别扭,而且好感度倍增。候选人被曝光越多,轮廓自然越清晰。

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猎头顾问如何让候选人无死角展现自己。

一、陌生拜访

人们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遇事的第一反应,展现的是最真实的一面。猎头找人基本都靠陌生拜访。

面对一个从未和自己有过交集的人,尤其是对方说的内容并不在已知晓范围内或意料之中的事儿,候选人的应对方式耐人寻味。猎头顾问感受到的是目标人选常态下一贯的待人方式:没有刻意准备,也不会让他觉得需要任何掩饰和伪装。

好,第一印象拿到了手。

二、推荐报告

为完成一个人选推荐,猎头顾问需要准备一份详尽的推荐报告。除了简历上呈现的内容,完整的推荐报告还应包含薪资期望、求职意向、离职动机和原因、工作经历空窗期、教育背景详情等等。

这些内容,往往是在候选人还没准备好要回答这些疑问时被问及的候选人脱口而出的内容不大可能是精心编造的谎言,所以这时候猎头顾问就能得到未加修饰的真实情况。这和候选人精心准备的、投递给HR的完美简历有着很大不同。

只要是主动投递的,一定是想得到这个职位,自然有备而来。而来自猎头的机会,很多人抱着看一看、试一试的态度,所以也没准备、更没必要去刻意掩饰。

三、面试协调

人选推荐后,下面的流程便是面试。

做过多年猎头的人都知道,面试安排是一件很磨人的事。首先,凑双方的时间就并非易事。其次,还有各种临时性的变更和调整时间地点等,都很考验人的耐心。猎头顾问协调候选人的过程,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观察对方的合作意识和换位思考。

有人会说,HR也是有机会亲自和候选人协调面试的。此话不假,但还是那句话,候选人为得到想要的机会,会曲意配合。而面对猎头,则会表现得更自然、更真实。

四、薪资谈判

面试通过后的薪资谈判,让候选人和猎头顾问成为了一条绳上的蚂蚱。

既然目标一致,坦诚沟通、精诚合作便成为了可能。候选人把真实期望和底线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猎头顾问,后者自然也会尽力帮前者争取最好的结果。用人企业得到的是挤掉多余水分的、又恰好能成交的净价。

五、职业梯子

让人觉得很专业的猎头顾问,身边一定会有很多职场人士与之保持长期联系,甚至当做交心的朋友,其目的是让猎头更好地了解自己 — 了解自己的职业技能,评估自己的职场身价,明晰自己的职业追求。

越了解,将来某一天给他匹配诱人机会的几率就越高;越了解,成功获得意向职位的胜算把握就越大。人在职场,谁不想芝麻开花节节高呢?

一个充分了解自己的猎头顾问,就是一把免费的一路攀高的梯子。

结语:猎头的价值,从来都在所推荐人选简历的背后。而简历,只是猎头创造价值的载体。如果委托猎头只是为了得到简历,这猎头费花的就太不值了。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